“反向扫码”破解老年人“扫码难”

  大虞街道福寿街社区核酸现场,一名七十多岁的老人拿着手机问现场工作人员,“手机没法注册登记怎么办?”工作人员发现,老人的手机是智能机,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只能选择手工登记信息,费时费力,效率不高。赶上人多的时候,登记台前面排起长队,不仅耽误时间,还带来人员聚集的风险。再者,登记需要填写姓名、住址、身份证号和联系电话等信息,倘若公共场所管理者保管不当,很容易造成个人隐私泄露,进而遭遇广告骚扰、精准诈骗,后果不堪设想。此外,还有一些场所没有设置人工登记处,不会扫码的老年人有可能被拒之门外。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扫码成为个人出行标配。在出入公共场所时,人们需要用智能手机扫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等二维码。这是出于阻断疫情传播,精准追溯排查的考虑,广大公众理应自觉配合。不过,不少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有的虽然子女为其配备了智能手机,但他们并不懂得如何操作。对于这些老年人来说,“扫码难”成为横亘老年生活面前的现实难题。 

  “思路一变天地宽”社区工作人员积极转变思维方式,将“先进技术”与“先进技术”结合起来,打通老人核酸现场的鸿沟。社区工作人员开始在辖区摸排老年机使用群体,为老人们打印出来一张张二维码便民卡片。 

  这样老人们只需要每次核酸检测时拿着卡片即可实现即扫即做即走。既给一线工作人员减轻很大工作压力,也减少了人员聚集的风险。老人们拿到卡片都高兴的说,真是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