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信箱”装着“大民生”

  热线投诉量高,信访维稳事件多,如何降低并求解“信访投诉量”成为亟需解决的“必答题”。南关街道仓南街社区在家门口党群服务站设立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社情民意信箱”,收纳居民的各类投诉、建议以及微心愿,将信箱打造成居民能说话、想说话、敢说话的“一家人”。

  “社情民意信箱”搭建民意畅通渠道新平台。

  “社情民意信箱”挂在家门口党群服务站门口的显眼位置,有悄悄话信箱(12345热线、投诉类)、心语(门诊)信箱(矛盾纠纷调处)、书记信箱(意见建议类,与书记沟通交流)、心愿箱(微心愿征集),居民可以用匿名投信的方式表达诉求、反映问题、提出意见,真正实现了让民情民意表达在家门口。

   

   

  升级版“信箱”让民意渠道多元化。

  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信箱线上服务,年轻群体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形式进行投诉举报。由社区网格员、红色物业、党员骨干、志愿者共同组成“红色邮差队伍”,线下及时收集处理,线上后台及时处置,“红色邮差队”以“第一、二不、三多”规定为准则,第一时间收集、第一时间落地、第一时间反馈,不允许反映的问题遥遥无期、不允许诉求石沉大海,多为群众想一想、多把问题查一查、多把实事办一办,让社情民意说得出、听得到、传得远,有商有量解决问题。

  线上线下双向联动,服务群众零距离。

  根据来信情况建立清单,“红色邮差”分类处置,并交由各网格的道德门诊工作室,深入梳理分析群众来信事项,厘清分解工作责任、对症下药制定措施、明确事项办结时限,并及时公示,让群众知道事情处理的流程及进展,真正让居民“明事”。大事小事有人管,矛盾化解在家门口,让居民真实感受到“有诉求、有回应”,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社情民意信箱”的设立,搭起了网格联系群众的“连心桥”,缩短了群众诉求解决的时间,真正成为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的“回音壁”,群众建言献策的“智慧库”,便民服务的“大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