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区深化“四就近”载体,探索“为老”服务新格局

  今年来,滨海区大家洼街道强化民生工作载体,结合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深化拓展“为老”志愿服务,推动海源社区党委借助资源优势,坚持以“党工委放心、老干部满意”为目标导向,按照党建引领、共建共享、服务大局的整体思路,实施“党的建设+老年教育+志愿服务+服务管理”的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模式,打造“四就近”服务综合体,方便老同志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和就近发挥作用,实现老同志“养有保障、学有组织、医有优先、乐有场所”,有力提高群众幸福感。 

  党建引领,筑牢“四就近”服务基石。坚持党建引领,引导海源社区离退休老干部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通过每月召开主题党日、参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党性教育活动,提升老党员老干部融入社区发展、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另外,为加强对“四就近”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海源社区党委灵活组织离退休党员开展学习、参加政治生活,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离退休党员组织开展“送学上门”,切实将离退休党员干部的党建工作贯穿到老干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激发离退休党组织和老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为老干部“送学上门”、社区党课学习 

  因地制宜,突出“四就近”服务特色。海源社区把建设老干部活动场所、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推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的重要举措。为方便老同志就近阅读、娱乐,重新打造翻修海源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作为老干部“四就近服务综合体”,活动室内增设象棋桌、扑克牌桌、麻将桌、乒乓球桌、健身器械等设施,并配备各种各样的报纸、杂志、书籍等读物,服务内容集“医、养、学、乐、为”于一体,方便日常娱乐和健康养老,在助力老同志强身健体的同时,不断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真正为老干部老党员提供“老有所学、老有所用、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活动场所,极大提升老干部的生活便利性和幸福感。 

 

  组织多样活动,学习多种技能 

  发挥余热,搭建“四就近”服务平台。海源社区依托街道网格化管理体系,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老干部优势。部分老干部老党员秉持“退休不是事业的终点,而是新事业的开始”的人生信念,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加入到网格员服务的队伍中来,以网格服务积极融入社区治理,为社区居民精准服务,解决居民烦心揪心事。在信息摸排、化解矛盾纠纷、基层卫生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广大干群的一致好评,涌现出丁玉栋、张有顺、魏振东、李云忠、钟安和、李文臣等一批优秀老党员服务基层治理的典型。 

  退休老干部发挥余热参与基层治理 

  下一步,滨海区将立足社区服务,建立长效联动工作机制,最大限度挖掘、整合、盘活各类资源优势,投入“四就近”综合服务体建设,促进“为老”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不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好愿景,用实际行动传递文明、温暖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