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能“兜底”,群众有“依靠”,青州市436个小区旧貌换新颜

  一个建成近三十年的老旧小区,通过治理整改旧貌换新颜,小区环境彻底改观,老旧设施陆续更换,安全隐患全面排查,小区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这个小区,就是青州市益都街道北城小区。

  5月11日,记者在该小区采访,看到小区物业经理师仰凯正在带领保洁人员对小区公园进行彻底清理。师仰凯表示,他们还将对公园进行全面改造,细分出儿童活动中心、老年健身中心、室外体育公园、共享花园四个区域,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青州作为历史渊源深厚的古城,老旧小区、无人管理小区多,物业入驻难、收费难、取得长效难。通过与住宅小区提升改造、文明创建、平安建设等相结合,该市已先后完成436个住宅小区改造提升,并积极探索“组团打包+兜底服务”模式,基本实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全覆盖。

  “青州市采取政府先期购买服务,后期逐步市场化的模式,通过考察评估,引进实力雄厚、运作经验丰富的物业管理公司,实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市场化运作,全面提升小区管理服务标准。目前,已交接无物业管理小区36个,居民5870户。”青州市住房和建设局物业管理科科长王海涛说。

  每周二是益都街道驿店社区党委书记窦兰惠在泰和苑小区的固定坐班日。当好群众的“娘家人”和“服务员”,社区在小区内成立“窦书记工作室”,采取现场办公、面对面解答的模式,解答群众疑惑,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难题。“群众的事无小事,对于小区管理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我们都要认真对待。”窦兰惠说。当日,她就小区垃圾清运费问题,向来访群众进行了详细解释。

  成立工作室,是泰和苑小区红色物业管理的重要体现。去年6月,泰和苑小区成立了泰和苑党支部,并逐渐建立起由社区居委会牵头,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推动了小区物业管理和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有机结合,促进了物业服务水平提升和社区文明建设,形成了物业管理与社区良性互动机制。近两年来,泰和苑小区帮助业主协商解决问题45个,群众满意度100%,物业管理服务质效不断提升。

  在物业管理中,青州市大力推广“红色物业”,探索建立以党群服务站、居委会、物业公司为主体,以党员“双报到”、社会组织、市直包靠单位、志愿者队伍等外部力量为抓手的“党建+网格”的社区治理模式。截至目前,该市共建立物业党组织小区256个,新增物业行业党员132名,相继打造泰和苑、博慧苑、龙苑等红色示范点9处,实现物业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此外,为了第一时间知晓群众诉求,青州市还全面建立起“居民吹哨、社区报到”“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统筹开展工作,全面提升管理服务质效。日前,面对王府街道西青城小区群众急切期盼的供电直供改造诉求,北门社区党委书记刘法国召集业主代表、住建局、城区供电所等相关部门进行了集体商议,并对工作难点进行了分析,对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分工。“现在,业主代表正在指导户主进行材料准备,供电公司各项前期工作也已基本准备就绪。”刘法国说,通过联动机制,有效提升了基层处置效率。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市通过联动机制召集联席会议15次,研究物业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居民关注的社区事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等事项40余项,协调化解矛盾纠纷1110余件。(潍坊日报)